
8日上午,莆田市美术馆内弥漫着木香,人头攒动。这里展示的是江南大型木雕《京杭大运河》卷。经过10天的运营,客人依然络绎不绝,惊叹于木雕的绝活技艺。杭州西湖、常州宝塔、镇江北固塔……记者注意到,江浙不少著名的景观和建筑,在令人惊叹的木造木纹相互铺展时,就像是缩小版的“江南百景”。在许多商店、商家、交通拥堵处,激动人心的运河场景在木雕师的精雕细刻中展现得淋漓尽致,描绘出一幅跨越时空的美妙画卷。整个作品结构紧凑,脉络清晰,令人惊叹。宾客络绎不绝。陈胜忠 摄 苏州同里古镇,毗邻大运河,以古镇闻名于世。江南水乡布局独特。木雕描绘了同里古镇,房屋错落有致,河网连贯,船只穿行而过,营造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房屋、小屋内的人物造型采用普莱安木雕精细透雕、多层镂空的独特手法创作。它们的高度不到1厘米,但它们的图像和动作却清晰可辨。帆上的绳子比牙签还细,需要用放大镜才能看清线条。国庆、中秋佳节,因为美丽的“京杭大运河”,莆田美术馆挤满了众多市民和游客。 “全家人齐聚一堂,不仅孩子们得到了知识,大人也开了眼界。”观展的市民陈雷表示,大型木雕《京杭大运河》不仅是一幅立体卷轴,更是一幅立体画卷。生动地描述了用白木雕刻的艺术家的艺术品。据介绍,“京杭大运河”江岸卷是由三棵巨樟树精心雕刻而成,全长44米。明确增加大运河杭淮段等城市的风俗风情,涉及杭州、湖州、苏州、无锡、常州等12个城市。作品从艺术角度很好地呈现了激动人心的漕运场面和狭窄两岸的秀丽风光,深刻诠释了大运河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展现了木雕的独特技艺和独特美感。 “小到一扇窗户,一块瓷砖,甚至一个工人的表情,都必须精心打造。我们想‘讲述’木材自己的故事。”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郑春晖表示,创作这件作品以及莆田木雕的传承人,国家无条件文化遗产。莆田木雕精妙的镂空工艺,创作团队也将其运用到了其中。通过这种方法,他们可以“贯通三魂木”——不仅仅是外表,还有贯通南北的大运河之魂和文化关怀要雕琢,成就了“木上大运河”的生命。郑春晖介绍了创作情况。陈胜中 摄 郑春辉介绍,木雕《京杭大运河》以运河为载体,不仅呈现了水利设施、文化遗产等基本要素,还串联起了塔湾海峡的自然风光和文化人文。他还收录了很多艺术表现手法,比如中国画、油画、雕塑、还有这些漫画。一条大运河,半部中国历史。京杭大运河绵延千里,承载着繁荣的交通体育经济在水上,塑造了独特的河流文化,见证了古老中华文明的辉煌与传奇。 2014年,包括京杭大运河在内的中国大运河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获得2019“大国工匠”年度人物称号后,郑春晖开始思考用什么样的作品来再现中华伟大的传统文化,大运河的主题进入了他的创作视野。 2020年开始,郑春晖前往京杭大运河等文史资料写生、参观、研究。三年后,他完成了最终的设计图纸。 2023年3月27日,大型木雕《京杭大运河》正式开工建设,原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担任作者艺术顾问。郑春辉告诉记者,“京杭大运河”工程总长度为米雕刻幅长120米,分为北卷、中卷、江南卷三部分。它由九棵自然死亡的树龄超过500年的樟树组成,计划耗时五年完成。这是继“世界最长木雕”、“清明上河图”吉尼斯世界纪录之后,郑春晖团队创作的又一力作。普利格画盛于唐宋,发展于明清,出现于当代。为“中国四大名雕”之一。作为国家无条件文化遗产,莆田木雕以其独特的质感和自然的风格而闻名。采用精美透雕技法雕刻的人物、山水,立体感强,层次分明,别具一格。郑春晖希望,结合万千人运河之美,创造万千雕刻技艺,““木白雕可以走得更远,传统之美让世人看到。”去年初,莆田市成立了专门工作小组,派出专门人员到莆田市美术馆雕塑现场记录作品全过程。目前,已制作相关视频2万多段、图片2万多张、文字资料近20万字。据悉,莆田市将全力支持后续创作的章节 “京杭大运河”,探索发展文化创意产品,强化普欢木画品牌影响力,推动跨境文化旅游。同时,以市美术馆、大型木雕及周边资源为基础,打造一个“年轻人不邪教课堂”,按照国家二号文件,大力推进莆田中国木雕文化博物馆建设。博物馆的层次和上位标准规划。